今年以來,我省多部門通力合作,在土地、環保、金融信貸、農機補貼、保險等方面出臺了一系列文件,有力推動17項支持生豬生產政策的細化落地。數據顯示,今年上半年,全省生豬存欄1091萬頭,同比增長15.8%,恢復到2017年同期的93%,高于全國平均水平。這是7月15日,從省農業農村廳了解到的。
我省高度重視生豬生產工作,通過強化要素保障,落實各項扶持政策等,努力破解“沒地養”“沒錢養”問題,極大穩定了養殖場(戶)生產意向。我省加強和改進設施農業用地管理,進一步細化了生豬養殖設施用地范圍、要求和用地規模。畜禽養殖設施使用永久基本農田最多放寬到50畝,養殖輔助設施用地取消15畝限制,鼓勵養殖設施建設多層建筑,并在用地手續上盡量簡化。同時,簡化項目環評審批,對年出欄5000頭以下的生豬養殖項目實行登記備案管理,對年出欄5000頭及以上的項目開展“告知承諾制”試點。
資金上,我省積極落實金融支持政策,及時統計、更新生豬企業信貸需求,為符合條件的養豬場(戶)提供服務,今年已支持開展生豬擔保業務651筆,開展生豬活體抵押貸款試點工作調研和方案制訂。今年我省還籌措動物疫病防控補助資金1.7億元,用于支持購置強制免疫疫苗、病死(害)豬無害化處理等。同時,將支持生豬生產的自動飼喂、疫病防控等機具納入補貼范圍。
充分發揮農業保險“穩定器”作用。去年以來,我省籌措保險保費補貼資金1.4億元,支持將能繁母豬和育肥豬保障水平分別提高到1500元/頭、800元/頭,今年已籌措此項資金2.1億元。
我省還加強對生豬大項目指導服務和規模場(戶)月度監測分析,目前全省新改擴建生豬規模養殖場342個,預計年底前可新增生豬存欄200萬頭以上。
下一步,我省將繼續加大指導和服務力度,推進各項支持生豬恢復生產政策措施的落實,加強對市縣的督導調度,并在確保生豬產能持續恢復的基礎上,統籌抓好牛羊禽等豬肉替代品生產,推進畜牧業轉型升級。
信息來源:遼寧日報
|